學術不端問題如何解決?
學術不端問題的解決,建立更加完備的法律制度是前提,也是較為容易實現(xiàn)的目標。 但教學科研人員、學術共同體乃至社會各界真正建立起對學術道德的信仰,才是問題的根本。 學術研究的底線是學術道德,學術研究的紅線是法律規(guī)范。
學術不端是什么意思?
對于學術不端,看我們怎么去定義了。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,眾說紛紜,其實簡單來說,學術不端就是剽竊抄襲別人的作品,占位己有;亦或者同一篇文章,先前發(fā)表了中文,隨手翻譯成英文,又想去發(fā)SCI等 首先是學術造假,包括兩方面。
為什么高校學術不端行為會屢禁不止?
為何高校學術不端行為會屢禁不止呢? 01 與利益、“帽子”掛鉤,是學術不端的主要誘因 蔡元培曾指出:“大學者,研究高深學問者也。 ” 大學學術研究的目的,本應該是創(chuàng)新學術成果,服務人才培養(yǎng),推動文明進步。
我國如何治理學術不端行為?
值得注意的是,我國鮮有采用刑事手段來治理學術不端行為的案例。 例如,同樣是學術造假、騙取巨額研究經(jīng)費的行為,韓國黃禹錫案中的當事人不僅受到了行政處罰,而且受到了刑事制裁。 而我國“漢芯”造假案件的當事人僅受到了撤銷行政職務、撤銷相關榮譽、追回相應撥款和經(jīng)費等處罰,并未承擔任何刑事責任。